??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在近兩年史上最嚴限塑令的影響下,「環保」成為了當下最熱的議題。
愛喝奶茶的小編當然也要緊跟著國家政策和趨勢走,每次點奶茶都會選擇可降解吸管或者紙吸管!
各大茶飲和咖啡品牌也都趕上了這個熱潮,紛紛以咖啡渣吸管PLA(聚乳酸)吸管紙吸管等作為產品的新生賣點。
但有一天,小編發現了一個超級大BUG,原來紙杯大部分情況并不可被回收,而是以被焚燒或填埋的形式處理!
也就是說,我們費盡心力所提倡的環保行為,可能一點也不環保!
因為盡管紙杯以紙為外層,但它的內層是聚乙烯塑料,二者粘合在一起很難分離。雖然技術上來說紙杯是可以回收的,但實際作很復雜,太費錢,所以基本沒有回收場會處理它們。
photo by pixabay
所以一般的做法就是填埋,而塑料通過填埋掩埋的方式分解,需要耗費上百年的時間,在此過程中也會容易導致水源和土地的污染。
那么,還有多少環保行為,其實都是在做無用功呢?
01/那些并不環保的
環保BUG
再回到前文提到過的PLA(聚乳酸)吸管,這是我們在買咖啡和奶茶的時候,都較為常見的環保吸管。
前幾年,中國的4000多家星巴克門店就已經徹底禁用了塑料吸管,喜茶門店的柜臺同時提供紙吸管和塑料吸管的選項;麥當勞中國的包裝里有80%都已經實現了紙質包裝。跨肩布袋
PLA吸管在使用感上比紙吸管更接近塑料吸管,理論上,它不僅在填埋中可分解為水、二氧化碳等無毒無害的成分,還可以用于堆肥,且它的原材料主要為甘蔗和玉米,易獲得的原料使它的價格也相對低廉。
盡管如此,它卻未必是塑料吸管的完美替代方案。
相對于傳統塑料包裝材料,PLA更加易碎、延展性更差,應用范圍也相對狹窄,適用的加工方法更少。
且PLA對水和氧氣的透過性都更高,這導致它作為食品包裝時更易導致食物氧化、變質。因此使用PLA包裝的產品保質期更短,更容易造成食物浪費。
更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傳統塑料的替代品,PLA在這方面的成效,也并不顯著。
羅馬大學的一項研究對PLA和PET(塑料)制成的牛奶瓶進行了生命周期評估和環境影響分析。然而,與許多人的預想不同的是,PLA的生態毒性更強、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更為負面。
也就是說,從環保的角度來看,目前來說,相比于塑料,PLA并沒有顯著的優勢,甚至略低于塑料,PLA優勢的顯現還需要生產條件的進一步優化。
傳統意義上符合環保要求的環保袋,與我們想象相反的是,它可能也并沒有發揮出環保的功效。
2008年,英國環境局(UKEA)發布了一項研究:紙袋、塑料袋、帆布袋以及可回收聚丙烯(無紡布)托特包,到底哪種材質的袋子最不環保?跨肩布袋
結果令人詫異——就單次使用來說,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即食品店使用的塑料袋材質)制成的傳統塑料袋對環境影響最小。而棉布購物袋對環境的影響是最大的,因為這種材質在制造和運輸過程中需要更多資源。
英國環境局的這個研究繼續計算出,每只HDPE塑料袋的碳消耗略低于2千克。要達到相同的水平,紙袋需要被使用7次,可回收聚丙烯做的托特包需要26次,而棉布包需要327次。
而市場調研公司埃德爾曼·伯蘭在2014年進行的一項網上調查發現,只有20%的調查對象表示自己更喜歡用環保袋;幾乎一半的受訪者都說自己通常還是首選塑料袋,盡管他們有環保袋,也明知其益處。
到最后,環保袋的實際使用率可能非常低——只有10%。也就是說,雖然人們可能會因為從眾心理或被外觀吸引而購買環保袋,但事實上,人們卻不怎么會使用它們。
人們的使用頻次之低,也決定了環保袋的功效之低。
生態學上甚至還由此產生了環保袋的最佳使用方法——要么你一直使用,要么完全不用。
這些都可以看出,雖然目前為止,我們做了很多個看似環保的嘗試,但許多嘗試都違背了最基本的人本主義,也就是尚未考慮到人們使用時的體驗感。跨肩布袋
對人本的忽略也決定了這些舉措注定會走向形式化,也讓我們重新反思什么樣的環保才能發揮出原本設想的效益。
以下對環保的思考也許能給出一些答案,環保的本意應該是保護人類能在地球上活下去,其中,對人類、環境和經濟都健康的材料才是可持續材料。
那么,什么樣的可持續材料,才稱得上對人類、環境和經濟都健康呢?
photo by 網易文創
02/老祖宗留下的
可持續發展密碼
談及可持續發展,其實早在幾百年前,我國的老祖宗就有了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目前,全球共有62項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其中15項位于中國。
其中有一項,就是貴州從江的「侗鄉稻魚鴨系統」,由此看出,早年的貴州人民就已經有可持續發展的意識了。
「侗鄉稻魚鴨系統」,顧名思義,是讓稻、魚、鴨這三個物種在稻田里共同生長。
每年谷雨前后,貴州農民們勞作的身影就會出現在侗鄉層層的梯田中間。這時寨子里的每家每戶會把秧苗插進稻田,待秧苗全部栽完后,緊接著把魚苗也放進去,等到魚苗長到兩三寸,再放入鴨子。
考慮到鴨子的天性是吃魚的特點,寨子里的人根據稻、魚、鴨這三者的生長規律,選擇適宜的時段放養,不僅能讓它們保持一定數量的均衡,還能讓它們相互共生。跨肩布袋
稻田為魚和鴨的生長提供了生存環境和豐富的餌料,不斷長高的稻秧葉子,為鴨子和魚擋風避日。
鴨子和魚在來來回回的穿梭覓食中不僅吃掉了稻田里的害蟲和雜草,還攪動了土壤,無形中幫助稻田松了土。魚和鴨的糞便,又是水稻上好的有機肥,這樣不用施肥也不用農藥。
寨子里的人借助了天然的稻魚鴨生態系統,就能同時收獲稻米、魚和鴨子。
侗鄉人民的可持續發展智慧不僅體現在糧食生產上,也體現在侗鄉特有的木構建筑上。
侗鄉的每家每戶都有林地,木房子一般是15-20年要更新一次,一個樹木從小樹苗長成到可以砍伐的大樹要15年。
村子的周圍有著大片的原始森林,樹種以杉木和楠木為主。
冷杉,因為油脂豐富,能有效防蟲,通常被用來蓋房子。只要不發生火災,就能保持上百年的時間,杉木的樹皮還可以用來做房屋頂部的防水。
廣告宣傳用無紡布袋\帆布袋訂制\檔案包\無紡布面粉袋生產廠家,可印刷圖案和logo 聯系電話/微信:15838231350
一棵冷杉的成長周期大約為18年,比起去山上砍伐自然長成的樹木,當地人的選擇是,村里只要有孩子出生,父親就會在自己領地種上杉木,等到孩子年滿18歲要嫁娶,或是老宅要翻新時,就能砍下足夠的木料,全村人會一起來幫忙造新房。
村民對待樹木的態度非常謹慎,絕對不會亂砍亂伐,如此以往,大有一種可持續輪回發展的意味。
當然,并不是每一位村民都掌握著房屋建筑的要領,故每個村寨里,都有且僅有一位地位非比尋常的「掌墨師傅」跨肩布袋。
每家每戶建造新房的時候,都會邀請掌墨師傅前來。師傅不用畫圖紙便可根據傳統風水規劃選址、上梁封頂,是村子里的資深建筑師。
雖不用畫圖紙,但掌墨師傅會為每棟建筑量身定做一只神秘的墨盒。
放在墨盒里的是整棟房子的建筑數據,不同長短的木條上,標記了精準的尺寸,而整棟建筑就靠這些長度不一的刻度實現奇妙的平衡。
這些木條也有自己獨有的名字,當地人往往稱之為香桿。就算把老房子拆掉,換一個地方重建時,依然可以靠這套香桿,建起與原來一模一樣的房子。
培養一位資深掌墨師傅也并不容易,通常需要耗費15-17年的時間,正式成為掌墨師傅之前,每位小徒弟必須蓋一座鼓樓、一座風雨橋才算出師,并成為寨子里的下一任掌墨者。
隨著時代的發展,雖然許多掌墨師傅已經到了挑選繼承者的時候,但他們卻漸漸放棄了這個傳統,原因是比起當一位掌墨師傅,他們更希望孩子們能走出大山,接受更好的教育。
掌墨師傅楊勝和與他的香桿
盡管掌墨工藝面臨著失傳的危機,侗寨木構建筑,卻吸引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80后女建筑師周貞徽跨肩布袋在美國哥倫比亞城市設計專業取得碩士學位之后便回國,扎根在貴州深山的「大利村寨」。
她與當地的掌墨師傅合作,將位于中央廣場的一處水泥建筑拆除,利用傳統的穿斗構架,以及本地杉木,為當地婦女建造了一棟社區活動中心。
婦女社區活動中心實景
建好后的工作室分為三層,底樓是染坊,便于染料保存、布藝陰干。二層是婦女們的工作活動區,配上了現代縫紉機和模具,大家可以隨時工作、討論。
三樓的空間不定期會做一些展覽,不斷有品牌買手和手工藝愛好者,從北京、上海乃至國外前來參觀。
同時,她還用了同樣的方式與貴州小伙十八一起在古井上建造了一棟民宿,該民宿入圍了全球最大的專業建筑網站建日筑聞的提名。
民宿實景
另一個團隊Condition_Lab同樣發現了侗寨木構建筑的魅力,為了重新喚起侗族的傳統文化基因,他們決定在侗族傳統干欄結構的基礎上,用現代建筑設計的方法重新詮釋樓梯、墻壁、窗戶和地板等元素,在湖南省的坪坦中心小學建成一所「鄉村圖書館」。
photo by Zhao Sai
該圖書館名為「坪坦書屋」,不僅整個建筑完全按照傳統侗族木構技藝建造,從建筑結構到墻、樓梯、地板的每一個元素也都完全由木材建造,唯一采用的外來材料是用于立面采光的陽光板。
photo by Zhao Sai跨肩布袋
侗寨人民在吃、穿、住、行等方面都有自己獨特的一套自循環體系,以大利侗寨為例,村子的食物、衣服、房子,都是自己種出來的,疫情期間與外界斷聯,生活也完全不受影響。
這大概就是可持續發展的魅力吧~
↓想近距離感受侗寨木構建筑可戳↓
03/新新時代的
青浜島環保行動
隸屬于東極鎮的青浜島,就是一個典型的環境污染案例。
東極鎮因韓寒導演電影《后會無期》取景地而火遍大江南北,但與眾多人對海島的想象不同,這里藍天碧海的背后,是整片整片成堆的垃圾。
仔細了解才知道,原來東極海域剛好是東海與各大河流入海口的交匯處,又在舟山漁場的中央。
青浜島上海灘又最多,海上垃圾很容易隨風飄來,堆積在海灘上,再加上島上的生活垃圾也難以外運出,垃圾整日堆積,海灘不得清凈。
人稱海叔的舟山人發現了這一情況,于是他行動了起來。
剛開始,他只憑著一股愚公移山的勁兒在撿垃圾,后來他認識了在島上開民宿的本地姑娘梁祝,二人隨后不僅一起行動,還帶動了島上的年輕人一起參與撿垃圾的隊伍,就這樣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志愿者團體。
后二人還借助社交媒體的力量,采取為大家免費提供食宿的方式召集更多的人來參與清理海灘垃圾的行動。
在一個公益中心的資金支持下,海叔注冊成立了「舟山市普陀區青浜海島環保公益發展中心」,還開啟了clean東極島,keep海島藍的環保公益活動。跨肩布袋
大家伙的力量十分龐大,海叔和小伙伴們動員島上三十余家商戶簽署了共建零廢棄海島環保協議書,主動上門收集可回收垃圾,并進行稱重和記錄,打包整理后運出島外進入城市再利用系統。
而零廢棄青浜,也變成了海叔的目標。
他們基于零廢棄金字塔的思維模式,開發出了一套島內獨有的「零廢棄」計劃,包括:
1.持續動員民宿主,推動民宿垃圾分類,把分類做得更精細,回收更多不同的內容,也把流程做得更完善; 2.繼續開展凈灘活動,也通過打造特色的活動,包括海洋環?;顒蛹镜确绞?,吸引更多的年輕人,讓更多人參與進來; 3.鏈接和推動更多社會的參與,零廢棄海島建設,離不開政府的支持,企業社會力量的推動。
作為一個新興的公益機構,海叔團隊還在努力追求更多的改變和創新。雖不像侗寨的可持續發展模式一般有著諸多前人的經驗,但他們也在一步一個腳印摸索著,尋求著更因地制宜的海島發展方式。
↓一起共創零廢棄海島,Gapper在行動↓
2010年時,歐洲的一家循環經濟組織曾基于當時的全球數據做過一張示意圖,圖中標示出了地球還剩下多少自然資源。
由圖中石油一項可知,一個孩子如果出生在2021年,在他24歲的時候,這個地球上所有的石油就會被用光。
我們目前為止的環保舉措仍需要加速進行,才能趕得上地球資源消耗的速度。
今天也是「世界環境日」,希望我們所有的環保行為,都能真正起到環保的功效,也希望大家能一起行動起來,一起身體力行地踐行環保的觀念。
本文跨肩布袋編輯/ kat
本文素材/ 網絡(侵刪)
1.咨詢郵箱:info@gappernet.org(2個工作日內回復)
2.客服Gapper小天使:Gapper321(添加時請備注意向項目)
3.咨詢:400 606 5502(咨詢時間為周一至周五 9:00am - 12:00 am / 2:30pm - 6:00 pm)
↓后臺回復關鍵詞解鎖更多國內項目↓
新疆、甘肅、可可西里、內蒙古、海南西島、貴州廈格、云南鎮雄、云南維西、云南保山、云南西雙版納、福建龍潭里、廈門、上海、浙江......
不負熱愛
賦能前行
2022, 遇見更好的世界
【說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自動搜集,如有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