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降解,這是我們對塑料袋的一個印象,正是由于塑料袋的這個特點,出現了大家耳熟能詳的白色污染。但是,即便塑料袋有這些危害,它仍然有著很大的使用量,且遠遠大于紙袋的使用量。這是由于相較于紙袋,塑料袋有更強的防水、防潮、防腐蝕、防蟲蛀、不易破裂等特點。而且,不止塑料袋會造成污染,紙袋也會造成污染。

微信號:15225080030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說到塑料袋的污染,你們知道塑料袋被發明出來的初衷嗎?其實,1959年瑞典人斯滕·古斯塔夫·圖林發明塑料袋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塑料袋能夠替代紙袋。并且,他的本意是塑料袋能夠被反復使用,而塑料袋性質也確實滿足這點。但是,也許是塑料袋的獲取過于簡單,以至于人們將一種能重復使用的袋子當作一次性袋子使用,并且漸漸地變成了一種習慣。難以降解雖然很可怕,但是其破壞力也是基于低回收率、低利用率的,玻璃制品的自然腐爛甚至需要1000年,但也沒有多少玻璃制品造成的污染。而且,塑料制品無論是鎮埋還是焚燒都會對環境產生一定的污染,所以回收利用還是它最好的處理方法。
對于紙袋,大家應該都知道它的生產原料是樹木,有資料顯示,全球每年生活對于紙的需求量高達3.2億噸,而生產一噸紙大約需要用到4棵20年樹齡的大樹,以此推測,要滿足全球一年對于紙的需求,大概要砍伐12.8億棵大樹。擴大紙袋的產量就意味著要增加森林的砍伐面積,這對森林將是不可忽視的破壞。而且,在紙張的生產過程中也會產生不小的污染,國內大部分紙質廠都是采用堿法來制造紙漿的,這會產生大量的廢水。
所以說,當提高塑料袋的回收率和復用率的情況下,塑料袋對環境的污染并不一定會比紙袋高,而且塑料袋還有很多紙袋不具有的優點。作為19世紀以來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塑料袋并沒有錯,錯的只是我們的使用方式。
以上就是我們關于塑料袋與紙袋的一些看法,謝謝。
舉報/反饋